Rope Art Seller
*All conversations published have gained the consent of speakers.
中华渊源流长的历史里,‘美’始终贯穿其中。代表中华文化之美的元素来自各个方面,从宏伟壮丽的中式建筑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从巧夺天工的手工雕刻到匠心独运的制茶工艺,在这些象征美好的元素中,古法绳结技艺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极具象征意义。
在上海城隍庙珠宝城一家装修温馨的珠宝店里,我见到了访谈的主人公秧秧。现代时尚与传统典雅相结合打扮的秧秧很好地诠释着干练可以和温婉和谐地交融在同一个人身上。
“秧秧,作为一家珠宝经营店的店主,您为什么会喜欢绳结?”
“绳结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具有生命力同时带有美感的饰物,适合各类人群佩戴。我喜欢可以传承的东西,珠宝的收藏本身就有传承的特征;绳结老少皆宜,带有咱们自己特定的文化传承,有丰富的的寓意。绳结与珠宝的结合是我们珠宝店客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
“能不能介绍一下您是怎么开始将绳结与珠宝结合起来的?感觉绳结虽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在珠宝中却不常见。”
“很多客人喜欢买各种珠宝配饰送人或者自己带,除了纯金纯银链条,大部分人好像天生就喜欢用编织的绳结搭配窜起来。你说珠宝中绳结不常见,小孩大人手腕上带的红绳,不就是编出来的吗?” 秧秧笑着矫正我,“之前我会买一些现成的。后来发现很多客人都喜欢有个性、有特色的,我就认真地学习。然后么,我越来越发现绳结的深厚内涵,搭配上各种宝石很受欢迎,几乎可以说独一无二。我们有时候还会组织客人一起来自己学着编织,效果非常好。”
“您知道绳结也是非遗吗?您眼中的绳结文化前世今生是否符合现代潮流?”
“我认真地看过,所以我很为参与传承保护非遗文化而感到骄傲呢!可以说古法绳结连结了古今,比如说,我知道有个成语‘结绳记事’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典型符号。历史上说在仓颉造字前,远古的人们以绳作结,来记录数量和事物,赋予了绳结契约、情感等文化含义。随着历史发展,绳结慢慢超越了实用功能,到唐宋的时候发展成为精巧雅致的艺术品,明清的时候宫廷手艺与民间手艺不断融合,愈渐繁荣,绵延流传至今。现代社会,绳结艺术广泛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常见的旗袍盘扣、耳环、挂饰、手链等到处可见。”
旗袍上的绳结艺术,图来源于翕扇旗袍定制
“这个好有意思呀!好多都是我没想到,平时也没注意的东西。看来不只是我认为的远离生活的,高大上的,才配称为非遗—传承优秀的非遗应该在我们生活里也处处有影子。阿姨,您能再多讲一点相关的吗?”
“古时侯有实用的束衣结,也有美化服饰的装饰结,现在两者也都存在,不过大部分都是装饰结了。 通常绳结是以棉麻丝绳等材料做的,不会用特别不常见的材料;毕竟绳结还是大众化的嘛。日常生活中的绳结肯定是跟传统的节假日,跟个人自己的心愿、信仰结合得特别紧密。比如最常见的中国结,就是古装剧常说的络子,目前流行的基本结法就有十多种:根据绳结的形状、用途、意义叫双线结,纽扣结,团锦结,吉祥结等。‘绳’与‘神’谐音,‘结’与‘吉’谐音, 顾客选择自己喜欢的结既可为自己祈福,也可体现自己非凡的个性和审美品位。”
“您知道非遗很多因为在现代社会找不到新的定位在逐步衰退,绳结貌似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您怎么看绳结的未来?”
“特别高兴绳结这种古老的技艺能够与现代元素有效结合起来,对我们这样一家珠宝店铺,绳结这样带来的美好能增进我们与客户的沟通。共同承传统艺术既能保持传统,让顾客鲜明的个性充分体现,又能融入现代生活的审美。我非常看好绳结的未来,” 秧秧自信洋溢的笑。
在新时代也能大放异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结的历史书写着世世代代普通老百姓对美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为这样朴实美好的传承感到骄傲、自豪!
Comments
Post a Comment